青溪老街:隱藏在奉賢的古村秘境丨上海文創園區巡禮
青溪老街位于奉賢青村鎮,它的前身是青村老街,現存1.3公里,市河兩岸保留著上海南部郊區典型的鄉土建筑群,已列入上海44個歷史文化風貌區之一。在未得到開發之前,青村老街已是底蘊深厚之地,老街隋末唐初成陸,宋代成村,繁盛于明清。數據顯示,青村目前保留有甲等一般歷史建筑374間,乙等一般歷史建筑226間,其中明、清、民國時期鄉土建筑11500平方米。“文創+商業+產業鏈”,傳統老街的“年輕內核”
青溪老街是青村文化的象征,記載著青村人民的記憶與鄉愁,傳承著青村歷史的文脈與基因。在城市高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激活被淡忘的時光角落,喚醒鄉愁,傳承歷史文脈,更好地滋養人們的精神世界,打造多元文化空間?2019年伊始,奉賢區城管聯席辦以“美麗街區”建設為契機,確定了以青溪老街為核心的古鎮“美麗街區”建設項目,并列入市級休閑服務功能區,予以實施改造。
青溪老街“美麗街區”整體工程根據實施精度和標準分為四個區域。老街風貌保護核心精品區由“張弼園”至“青溪會客廳”,以人民路為主入口,北至新群路南側,充分利用原有局部空間、點位引入古建、古石、老物件及水景、綠化等,進行精心打造,著重烘托老街氛圍。老街風貌保護核心片區包括老街、老市河兩岸的地面、建筑立面、墻體、空間線路梳理、燈光及綠化等,保持原有明清建筑的自然風貌,要求修繕工作“修舊如故”。
上海青溪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青村鎮人民政府批準、授權參與協調青村鎮全域旅游的全資集體企業。對于青溪老街是如何從一個未經開發的古村秘境演變成如今集餐飲、民宿、咖啡、文創等為一體的繁華街區,青溪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霞有話要說。她表示,青村鎮以“修舊如舊、以存取真”為原則,明確水韻青溪以 “文創+商業+產業鏈”的頂層設計,將整個老街的業態分為六大類并對其進行不同配比,分別是歷史文化、輕奢餐飲、精品名宿、國潮文創、中醫養生、傳統婚俗。
其他古街擁有隨處可見的小吃攤,青溪古街卻“反其道而行之”。“對于整體業態的話,我們一直是有所把控的。你可以看到老街上沒有任何看上去就很油膩的小吃,非常干凈。可以說從外表看來,我們雖然有古街的傳統風貌,但是卻有著年輕人的內核。”張霞表示,所謂的“年輕”主要有兩個含義。一是青溪老街是上海蕞新“成長”起來的一條古街,二是指在招商和運營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吸引年輕人前來創業。
有別于傳統老街觀光旅游優先的落地運作方式,青溪老街似乎并不追求觀光人流量與表層的熱鬧,而追求產業與經濟、區域活化的價值,以及長久的韻味。
在改造的過程中,青溪老街也是比較‘重文輕旅’,主要就是想鼓勵年輕人來我們這邊入駐。
青溪老街開街前,青村本土企業晨光文具,把旗下文創店“九木雜物社”開進了老街。作為一家中高端文創雜貨集合店,致力于為廣大追求品質的年輕人提供具備實用美學的文創產品,讓更多人享受來自文創、文具、生活的美好體驗。通過多個不同主題季打造,生活化的場景氛圍營造,為消費者創造出一個“可逛可淘”的治愈空間。
中國郵政與老街合作了時光郵局,作為上海的六家主題郵局之一,青溪時光郵局在視覺和主題上結合了青溪老街的特色。在這里,可以寫一封寄給未來的信,而“越光寶盒”——盲盒,則以郵政信箱的形式呈現,給客人一種未知的體驗。青溪時光郵局同時出售郵政周邊、青村本地的明信片以及青溪有禮的文創產品,現已成為老街一大網紅打卡點。
2022年年初“落戶”在南園的古宅咖啡館—一尺花園,通過咖啡、美食及可體驗的綠色空間,把自然和美好持續帶給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如今,咖啡館常須排隊取號進入。
據悉,新入駐且目前尚在建設階段的還有“青溪15號”文創基地。“青溪15號”立于青溪水畔,通過老廠房改造進行產業有機更新,突出“老建筑、老廠房、新產業、新生命”的格局,引進“中版書局、半移堂民宿、大飛機飛行體驗中心、影視傳媒、網游動漫制作”等一系列文化及旅游產業項目,打開園區圍墻與青溪老街,形成無邊界鏈接,依托本土企業入駐做到產業鏈先行,輻射老街整體生態環境,打造成為上海老街為依托的集聚和吸引廣大青少年、游客的文化新地標,從而進一步提升老街整體形象及功能。
“商居融合”豐富業態,滿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來,國家文創實驗區持續推進園區社區化,支持園區精品化、特色化發展,各文化產業園區開辟的城市書坊、美術館、電影院、博物館等綜合性公共服務空間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
青溪老街并沒有因為開發而將原住民悉數遷走。為了讓當地居民能真正融入到商業街區,青溪老街倡導共創共享、共融共入的公共服務概念。張霞介紹,園區內“清溪十二坊”青居生活驛站立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內設書畫坊、賢閱坊、健身坊、棋藝坊、茶餐坊、手工體驗坊等功能性場所。
清溪十二坊是針對在(青溪)老街上的一些原住民開放的公共空間。因為我們一直提倡‘商居融合’這一概念。‘商居融合’不僅僅只是社會治理的要求,同樣還有商業方面的需求。所以我們非常鼓勵老百姓自己開店,前提是要符合這里的整體商業業態。
可以說,這里不僅打造了一個多元的居民活動場所,還進一步拓展了社區服務功能,從而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止于流量繁榮,持續打造多元文化空間
談到未來,張霞稱,青溪老街還是­­會圍繞“頂層設計”這一理念繼續發展。
一方面,我們會堅定不移的圍繞著“文創+商業+產業鏈”的中心走,其次,還是希望有更多其他產業鏈入駐老街。因為我們不希望入駐企業僅僅是以一個游客的身份過來,追求表面客流量的繁榮,這樣只是‘走馬觀花’。希望有一天即便在老街客流量并不是很多的情況下,但因為有產業鏈的資助,依舊可以把這邊的業態盤活。
此外,青溪老街還將聚焦文創發展,根據青村本地的歷史文化、建筑風貌等,將青村傳統元素與新潮思維融于文創產品之中,用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滿足互聯網時代下越來越“時尚”的群眾需求,持續打造“青溪有禮”品牌;再度開發新產品,深度挖掘文創產品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帶動全域消費的同時,打造文化傳播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391219793 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