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記上海市政協委員丁曉東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著力點。新質生產力是未來中國發展的新增長極。”上海市政協委員、教育界召集人、科技和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上海理工大學校長丁曉東表示,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底色,而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支撐和構建產業高地,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著力點。
“產業是生產力變革的具體表現形式,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新質生產力對應的具體產業領域有哪些呢?丁曉東認為,它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
“分享一個案例,價格每把超過2000元的進口超聲刀,占據了國內80%以上的市場。上海理工大學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老師組建了一支機械、材料、控制等多學科團隊,攻關超聲刀國產化方案,所研發的超聲刀切割速率、斷刀率等主要性能指標比肩國際先進水平,但價格卻降至300元以下。”丁曉東說,“再舉個例子,對于出行用的拉桿箱,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的老師與企業合作開發了一款智能騎行箱,全程電能驅動,用戶可以直接騎乘代步,一解舟車勞頓之苦。這款智能騎行箱在2023年銷售超10萬臺,產值超3億元。”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生產性服務業至關重要,它是與制造業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不僅能提升生產效率,而且可以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釋放巨大價值,智能騎行箱的案例就是用‘設計’延伸和提升產品價值鏈的生動注釋。”丁曉東說。
“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撬動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革命性力量,也將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變量與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不僅能夠改造產業,更能創造全新的業態,擁有著加速提升生產力的‘魔力’,且其本身就是一種新質生產力。”丁曉東表示,我們已經見證了AIforscience、AIforengineering、AIforart等產生的神奇效應,AIforall應該成為數智時代任何專業、任何人、任何產業的生存方式與生產方式。要主動擁抱AI、掌握AI、運用AI,構建人、自然、社會的和諧關系,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插上騰飛的翅膀。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391219793 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