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新片區園區內的標準廠房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掛牌百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發布產業地圖,新片區內主要園區空間資源以宣傳冊的方式展開推介。
今年年底,臨港新片區生命科技產業園(臨港智造園六期)將建成竣工,39棟標準研發生產廠房正在等待生物醫藥領域企業預訂入駐。除此之外,在臨港新片區先行啟動區還有94萬平方米的廠房正在建造,準備著向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和航空航天等領域企業敞開大門。
這些廠房從“條形碼”到“旅行箱”再到“自定義”,臨港新片區園區內的標準廠房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將于2019年12月竣工的臨港新片區生命科技產業園(臨港智造園六期),擁有占地20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由39棟多層研發生產廠房和1棟綜合樓組成,目前已有3家企業預訂入駐。
不同于大多數廠房的方方正正,這座生命科技產業園外表時尚簡潔,內部設計專門為生物醫藥企業量身定制,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項目工程部副經理許吟昊介紹,園區內標準廠房包括2000-15000平方米的研發及產業空間,1樓層高為8米,樓上層高為5.7米,樓上樓板承重為每平方米800千克,廠房的單層面積600-4000平方米不等。這樣的設計能滿足生物醫療企業發酵罐的放置以及大型設備的生產需要,也能滿足潔凈廠房做GNP認證的需要。
醫藥企業暖通設備多,內設風道使得外墻上不再有大量管道混凝土,而非鋼結構的配置則是考慮到精密儀器的使用——所有這些考量都是設計團隊前往蘇州等多地調研的成果。“在園區建筑的設計和建造上,我們參考了很多相關企業的意見。”許吟昊進一步補充,“根據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行業的生產要求,我們打造了生物醫藥實驗室、凈化車間,在建筑上預留了多個出入口、公共通風井、雙回路供電、每平方米120-180瓦的配電、專用下水管和污水處理空間。這個行業所需要的基礎設施都已經配備齊全,入駐企業基本不需要二次改造。”
等到年底竣工,這里將會有約40家企業入駐,上海臨港奉賢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招商服務中心總監丁愛英說,“廠房開始造的那一刻,其實已經知道客戶在哪里,產業導向是什么。”
這處生命科技產業園是臨港奉賢產業區標準廠房的第6期項目,目前1-5期項目已經全部滿租,已入駐企業53家,包括君實生物、白帆生物等企業。除了專業的硬件設施,園區內還提供餐飲、商業、數字展廳、培訓、研討會、高端論壇等綜合服務。臨港奉賢公司董事長鄒林昆表示,產城融合是產業園區建造的初衷之一,希望這里不僅能使產業集聚,更使人才愿意在此安居樂業,“生命科技產業園將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創新鏈和生態鏈,在基礎研究、新藥發現、臨床試驗等鏈條中推進自主創新,努力形成以生物醫藥產業為核心,以康養、醫美、教育、培訓等衍生領域為配套的產業體系,全力建設國際醫療服務集聚區。”
龍頭企業入駐的同時為新業態留出空間
隨著臨港地區產業的不斷集聚,供應鏈的不斷成熟,新片區廠房運營模式除了出售、企業自建,還有園區建設廠房招租。標準化廠房的設計和建造因此在臨港地區興起,這里的廠房全部由世界一流的建筑設計公司打造,并且有針對性地滿足區內不同類型企業的需求。
目前,像這樣的園區標準廠房在臨港新片區先行啟動區(包括臨港裝備產業區和臨港奉賢園區內的所有園區廠房)共有169萬平方米,其中已建成75萬平方米,在建94萬平方米,可供集成電路、生命科技、民用航空、高端裝備、汽車零部件、機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領域的企業使用。其中,蕞早開發建成的一批項目從2008年開始運營至今,已有65家集成電路、民用航空和機械等領域企業入駐于此。奧科賽、交大臨港(智能制造)、旻艾(集成電路半導體)、諾信汽車、新奧節能等都是這里的入駐企業。
驅車行駛在臨港裝備產業區,或是遇見布滿“條形碼”的廠房,或是看到大片酷似“旅行箱”的廠房,濃濃的設計感撲面而來。
智能制造產業園的“條形碼”廠房實際上是一個系列,以翡翠、鉆石、瑪瑙這樣的寶石命名。上海臨港產業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李俏經常被問及這如同樓盤一樣的園區名,“我們希望園區企業的產業如寶石一樣熠熠生輝,希望這些名字能夠成為這片土地的產業支撐。”
充滿工業設計風的“條形碼”園區受到不少企業的肯定——工業風的外表下,也有一顆“工業心”,一個個廠房細節都為企業量身訂制。李俏表示,“我們希望可以吸引不同業態的企業入駐園區,所以設計了多層結構式廠房和單層標準化建筑以滿足他們不同的需求。從產業角度講,吸納新業態的企業,可以在已經形成的產業鏈上彌補缺失的節點。”
出租廠房模式在臨港新片區的興起,折射出產業的不斷完善和入駐企業的更加多元化。自新片區掛牌以來,管委會和各開發主體累計接洽項目1000余個,已簽約落地項目和有簽約意向項目超過80個:
——生物醫藥板塊,集中簽約了君實生物、藥明康德、臻格、白帆等一批涵蓋研發、高端制造和服務環節的重點項目。
——生命科技產業園還將全力推進世界頂尖的高水平國際臨床研究型醫院建設,目前已經與君實生物公司展開合作,依托自貿區新片區探索境外已批準使用的臨床急需藥品、醫療器械和境外已上市的抗腫瘤新藥先行定點使用政策,探索科學研究、臨床試驗、醫療服務一體的產學研融合發展新模式,建設國際醫療服務集聚區。
——依托美國NAMSA亞太檢測咨詢中心、豐凱醫療器械、恩盛醫療、宏派醫療、星伙醫療等項目發展,推動醫學影像、微創介入與植入醫療器械、臨床檢驗、健康監測、遠程醫療和康復等高附加值設備研發與產業化;推進木木機器人、金矢機器人、名匠口腔科醫療器械等項目建設,培育醫用機器人產業集群,打造高性能醫療設備產業集群。
臨港集團設計管理中心主任陳海慈表示,“隨著這些龍頭企業集聚,一些配套型企業開始聚攏,希望他們能夠入駐到我們的廠房里面,提升土地集約利用的水平。”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391219793 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