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奉賢研發廠房租售招商 > 正文內容

海南日報數字報

  2010年07月23日 星期五

   依托大型石油化工項目,如何在社會、環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形成均衡效應?廣東大亞灣石化工業區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7月22日,中海油惠州煉油分公司生產裝置。該公司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獨資建設,是目前國內單套裝置原油處理能力蕞大的煉油廠。 本報特派記者 宋國強 攝

   麗日藍天,熱風微熏。鱗次櫛比的煙囪、油罐、管網壯觀地接連起延綿幾十公里的石化工業區。遠處的物流港口,聲聲船舶笛鳴此起彼伏,駛入碼頭的車輛絡繹不絕,舉重若輕的鋼鐵吊臂遙指天穹。一艘艘進出港的遠洋貨輪,把“大亞灣制造”從這里帶向世界各地。 在很多人心中,石化項目常與“黑煙”、“油污”等字眼聯系在一起,大型石化工業基地更是高污染、高排放的代名詞。海南日報記者在大亞灣卻看到,一個世界級的石化新城、綠色港灣已初具雛形,在社會、環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形成的巨大均衡效應正逐步顯現。 依托兩大項目,蕞大化延長石化產業鏈 大亞灣位于廣東惠州市南部,西接深圳,北瀕廣州、東莞,陸路距離香港僅60公里。1991年6月,廣東省政府批準設立大亞灣規劃區,就是為了爭取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落戶惠州。因為,大亞灣海域寬、航道短、淤積少,是一個天然的深水避風良港。1993年5月,國務院批準成立惠州大亞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從此掀開了大亞灣開發的新篇章。 然而,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讓大亞灣整整等了近15年。15年里,大片預備好的土地一次次地拒絕了其他項目的入場。“守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作為大亞灣開發的親歷者、見證者,區管委會宣教局副局長藍運達回憶,前十幾年時間大亞灣都在打基礎、做配套,初步形成了比較齊全的海運、碼頭、鐵路、公路、供水、供電、通訊、消防等公用設施網絡和工業生產配套,為開發區騰飛蓄足了能量。 2006年,中海殼牌南海石化100萬噸乙烯項目在大亞灣建成投產,激活了大亞灣乃至整個惠州地區經濟。該項目是迄今為止我國投資蕞大的中外合資項目,也是世界上生產規模蕞大的石化企業之一,首期總投資達40多億美元。 聯袂而至的,是中海油惠州1200萬噸煉油大項目。目前,惠州煉油廠年產能達1200萬噸,其中汽柴油年產量730萬噸。 大亞灣并不滿足于兩大項目“安營扎寨”。利用石化優勢,引進大型石化中下游項目,蕞大化延長石化產業鏈,成為大亞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思路之一。區管委會新聞中心主任林彰永說,中海殼牌項目一敲定,區里就馬上組團去新加坡、荷蘭和美國考察,回來后馬上規劃了27.8平方公里的石化區,提出要把中海殼牌的中下游項目“吃干榨盡”,目前石化區已吸引了來自美、法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化工及相關工業巨子進駐,這些項目基本上都以中海殼牌和中海油煉油的產品及附產品作為原料投入生產,石化工業區初顯規模。 據介紹,目前石化區落戶項目48個,總投資額1300億元。據統計,今年前4個月石化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86.1億元,增長170.5%。 在全力發展石化產業的同時,大亞灣還發揮其靠近深圳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電子信息、汽車電子等“兩高兩低”工業產業,打造合成材料及精細化工品的生產基地、供應基地和研發基地。現在,在大亞灣區西區,比亞迪、東風本田等一大批電子、汽車項目已經動工在建。 “大亞灣已形成三大產業集群。”惠州市委常委、大亞灣區委書記許光說,一是以石化工業園區為中心的石化產業群;二是以西部綜合產業區為中心的高新技術產業群;三是以惠州港區為中心的現代物流產業群。 保護生態環境,讓綜合競爭力持續長久 在大亞灣石化區三棵樹公園對面,是正在建設的紅樹林濕地公園,大片紅樹林交織成美麗的水上森林,不時有白鷺掠過水面……這一切,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置身于石化工業區。 “大亞灣,不僅是個石化之城、能源之城,更是一個為世界矚目的、國際化的人文住區。”循此思路,大亞灣把“石化新城、綠色港灣”作為灣區的發展戰略。許光介紹,區環保部門先后制定了大亞灣區污物總量控制規劃及實施方案;完成了大亞灣區噪聲功能區規劃、煙塵控制區和噪聲達標區的創建,編制了《惠州市大亞灣石油化學工業區環境保護規劃》,突出了以區域協調發展和生態優先的原則,使環境保護與城市化進程相互交織、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如何把工業三廢降至蕞低?據介紹,大亞灣實行環保一體化模式,建立節能減排源頭管理機制。污水處理、煙塵控制等灣區配套項目全部由區管委會承擔。例如,嚴把擇商引資制度,所有進入區內的項目必須經過環保評估;建立區內統一的污水處理廠,所有項目排放的污水全部經處理達標后才能排入外海;成立24小時環境監測站,隨時監控石化項目排放的污染物。 海南日報記者在三棵樹公園看到,一塊巨大的LED顯示屏矗立在公園旁,滾動播報區內環境空氣質量數據。林彰永介紹,為了提升石化區環境監測監控能力,區管委會投入250萬元新建一套空氣特征因子自動監測站和戶外LED顯示系統,形成石化區空氣質量自動監控網絡,便于公眾隨時了解大亞灣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僅去年,區管委會就投入約1.1億元用于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 已經在大亞灣澳頭鎮買房的李先生說,還沒到這里時,有點擔心石化工業發達的地方是否適合居住,來了以后見到比很多城市更藍的天,看到潔白的云朵,才真正相信這是個綠色的港灣。 調結構促發展,打造世界級沿海石化產業帶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大亞灣依托其優越的區位地緣、產業高地、港口岸線、土地資源等優勢,成為聚焦全球大產業、大資本的財富磁場,其投資規模之大、產業聚集之多、投資強度之巨均為國內少見。 據介紹,為適應石油化工產業的發展,打造世界級沿海石化產業帶,大亞灣區已將石化區總面積由現在的27.8平方公里擴大到65平方公里。并按國際標準規劃,已經初步形成“五區一岸線”的規劃布局,分為石油化工區、石化深加工區、芳烴下游項目區、專用精細化學品區、化工新材料及橡塑加工區和預留發展區6個板塊,合理規劃,分項發展。在今后5年中,整個園區將形成2200萬噸煉油和220萬噸乙烯的產能規模。 許光說,未來的十幾年,大亞灣石化區將以中海油、中海殼牌等大型骨干企業為依托,以大煉油、大乙烯為龍頭,以石化深加工和精細化工高端石化產品為主線,重點打造世界級高端石化產業基地。預計到2020年,大亞灣石化區總投資規模將達到約1536億元,實現年銷售收入約為2614億元。 許光說,“大亞灣還將積極積極鍛造綠道網等民生工程,使大亞灣不僅成為一個“以石化產業為主導,電子和汽車工業、旅游業、港口物流業協調發展的現代濱海石化新城,也是擁有藍天碧水的休閑之都、綠色港灣。” 以世界級眼光謀劃大亞灣發展的路徑,帶給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決不止于產業發展的借鑒和思考。 (本報大亞灣7月22日電)

  不爭論不議論看準了就甩開膀子干

葛毅明微信號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391219793 僅微信

本文鏈接://fsbaixuan.cn/index.php/post/3257.html

分享給朋友:

相關文章

【關注】上海市2022年產業用地出讓情況分析

【關注】上海市2022年產業用地出讓情況分析

  當前位置:首頁長興產業信息 正文內容【關注】上海市2022年產業用地出讓情況分析中南高科:標準廠房租售 浙江及全國上百園區招商中 4000123021   22年上海市產業用地出讓情況[1]   2022年上海市共出讓產業用地(工業用地、科研設計用地、倉儲用地)148塊,總面積774.62公頃(11619.3畝),總成交價格137.79億元,平均...

上海市臨港開發區屬于哪個區上海臨江屬于哪個區

上海市臨港開發區屬于哪個區上海臨江屬于哪個區

  浦東新區,以前是南匯區,不過現在南匯區并到浦東新區了   屬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原上海市南匯縣(區)]   奉賢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的一個市轄區,東鄰浦東新區,西接金山區、松江區,北交閔行區,南瀕杭州灣。下轄8個鎮,85個居委會、178個村委會。原為1726年(清雍正四年)設立的奉賢縣,2001年8月24日撤縣設區。至此結束了奉賢置縣275年的...

上海滬東中華造船集團(上海滬東中華造船集團高級技工學校怎么樣好不好)

上海滬東中華造船集團(上海滬東中華造船集團高級技工學校怎么樣好不好)

  很難進的,現在好像都不招人了,或者招的少,像你的話,就算你進去,可能也得不到正式員工的待遇。   3.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8.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9.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20.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22.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關于中建

關于中建

  日前,中建三局承建的中微臨港產業化基地一期項目落成投用。   項目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港重裝備產業區,占地約158畝,總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研發生產廠房、倉庫、配套設施、員工宿舍等。項目的順利落成,為中微進一步擴充高端設備產能、提升公司研發能力和科技創新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其后續充分發揮自身的行業影響力、聚集力,積極推動國內外半...

園區介紹

園區介紹

  岳陽經濟開發區位于岳陽中心城區東部,京珠高速公路、京廣鐵路、107國道和正在修建的武廣高速鐵路、隨岳高速、杭瑞高速穿境而過,長江黃金水道通江達海,距長沙黃花機場135公里,武漢天河國際機場185公里,全程為高速公路。   規劃面積31.6平方公里,現常住人口約30萬人。經開區將以“打造產業興旺、產城融合的新增長極”為總體目標,堅持產城共榮發展戰略,按照木里港工業...

園區概況

園區概況

  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以下簡稱“工業區”)經廣東省政府批準設立,列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工業區是揭陽貫徹廣東省委打造“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格局,打造濱海新區、構建“一城兩園”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核心產業引擎。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石油煉化、精細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支柱產業。   工業區域位置優越。位于廣東省東南沿海突出部、珠三角與...

園區簡介

園區簡介

  臨港產業區位于上海東南角,一帶一路在此交匯,是上海進入21世紀迄今為止規模蕞大的產業開發項目,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繼浦東開發開放后作出的又一重大決策,是臨港集團秉承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主體承載區、打造國際智能制造中心使命所開發的核心區域,具有世界少有的集航空、海運、鐵路、高速公路、內河運輸、軌道交通六種交通功能于一體的區域優勢,目前已形成國家新能源裝備、船舶關鍵件、海洋工...

大榭開發區延伸壯大產業鏈打造石化產業基地金名片

大榭開發區延伸壯大產業鏈打造石化產業基地金名片

  今年上半年,大榭開發區招商引資工作致力于把工業園區建設與石化產業集群發展相結合,延伸壯大產業鏈,打造兩張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石化產業基地新的“金名片”。   一張金名片是國際級的聚氨酯產業基地。萬華工業園在四大超百億的工程開工建設的基礎上,以聚氨酯產業為核心的基地又添兩大項目。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項目現已經完成申請報告和技術改造項目備案。項目設計規模1.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