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今起對公眾開放“白貓”洗滌劑廠房變身植物基地
9月25日起,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正式對公眾開放,將持續至11月20日。全市范圍內“1+6+13”共20個展區將共同演繹“共棲”這一主題,包括“1個主題演繹展區、6個重點樣本展區、13個實踐案例展區”,充分展示上海先進的生態發展理念和技術方法,推動生態網絡建設,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城。
圖說:生境花園 田方方攝 (下同)
1個主題演繹展區位于徐匯西岸南段,龍耀路至淀浦河5公里濱江地區。
本次空間藝術季把濱江保留的白貓洗滌劑廠庫房,臨時改造成為主展館,打造成為植物科普基地奠定基礎。“白貓庫房是徐匯濱江貫通改造時保留下來的一座工業建筑,臨時改造成主展館,為它將來打造植物科普基地。”同濟大學教授、主展館改造建筑師袁烽說,白貓主展館本身也從建筑層面回應了“共棲”主題。新增的腳手架和樓梯穿插在層層疊疊的樹木和草叢之間,蕞大程度地保留了原生植物。庫房底樓還有一處半開放空間,可以把自然光線引入室內。這些新增改造元素都是可逆的,在空間藝術季結束之后,白貓庫房外觀可以恢復原貌。
白貓主展館內的作品在“共棲”主題之下,分為四個板塊依次展開:從“與誰同棲”的關注,到“置身事內”的思考,再到“都市之策”的展望,蕞后到“自然答案”的期許。“與誰同棲”,一個自言自語的發問,關注到人們習以為常的自然要素、動物植物,甚至是人工智能帶來的潛在影響;“置身事內”,一種反躬自省的態度,以跨媒介的展覽內容,發人深省地討論自然、環境、人、城市等概念背后隱藏的千絲萬縷的想象;“都市之策”,一種宏觀敘事的策略,通過三條線索組織,呈現關于“都市與環境”的未來規劃和歷史對話,激發大眾對都市的認知和行動;“自然答案”,一種轉向日常的探索,見微知著地展示生物多樣性設計、公共空間使用設計以及生態遠見設計的多維探索,展開更廣泛的“共棲”對話。
主題演繹展區組建了陣容強大的聯合策展團隊,由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作為總召集人,邀請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李翔寧院長領銜作為主策展人,青年策展人高長軍作為執行策展人,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Lab、大自然保護協會作為聯合策展團隊,著名建筑師袁烽教授擔任主展館改造建筑師,合力形成一個集規劃、建筑、藝術、生態等多行業合作的策展團隊,共同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都市之策。
展覽共邀請了來自中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丹麥、荷蘭、希臘、以色列、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阿根廷、立陶宛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多個參展人/團隊/機構,如藝術家邱岸雄、Tango、法國的藝術家夫婦克萊達特&佩蒂皮耶、徐戈、劉毅、曹明浩&陳建軍等,建筑師張永和、柳亦春、張斌、劉宇揚、張佳晶、一專一村、無名營造社等,國內外機構密斯·凡·德·羅基金會、羅馬二十一世紀藝術博物館、丹麥揚·蓋爾建筑事務所、中央美院設計學院、上海自然博物館、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平行空間、或然景觀與蘇州市園林博物館等,共同呈現30余個室外展項和70余個室內展項。
6個重點樣本展區,包括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和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五個新城的相關展區,其中,示范區展區位于上海青浦和江蘇吳江交界的元蕩地區,是示范區生態修復、功能提升、岸線貫通的標桿項目,五個新城的嘉北郊野公園、莊行郊野公園、五龍湖公園等是新城綠環上重要的環上公園,結合空間藝術季活動,進一步強化生態本底,提升郊野景觀,加強文化藝術植入,打造都市旅游休閑目的地。
13個實踐案例展區,從不同層面展示各區特色的生態、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項目。市民在空間藝術季期間,可以前往各展區看展打卡,運動放松;也可以參與自然研學和綠色低碳活動,與藝術作品親密互動;還可以留下寶貴的“人民建議”。
本屆空間藝術季的公眾活動將結合“共棲”主題和四大版塊展覽內容,延續形式多元、全齡參與、兼具專業性和公眾性的特色,以主題演繹展區為主要活動場所,聯動全市20個展區,策劃“4+1”個版塊分類引導和串聯活動。
“去感知,與誰同棲”將組織自然科普分享和室外展區的自然空間探索等活動。“去參與,置身事內”,將組織藝術工作坊,邀請公眾參與共建共創活動。“去探討,都市之策”,組織建筑規劃等專業學術沙龍、論壇等活動。“去尋找,自然答案”,組織生態設計、景觀設計等的學術沙龍、互動工作坊等活動。“去聯動,全市動員”,將運動休閑活動、直播展場等形式聯動至其他19個展區中,邀請其他展區進入主題演繹展做快閃推廣活動。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以“文化興市,藝術建城”為理念,打造具有“國際性、公眾性、實踐性”的城市空間藝術品牌活動,繼承發揚“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精神,通過空間藝術布展與城市有機更新實踐的相互推動,賦予城市空間更多的內涵和價值。
自2014年起籌備立項、2015年舉辦頭部屆以來,每屆都以不同主題、不同城市空間為基礎,宣傳展示了上海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并產生深遠影響。頭部屆的主展區徐匯西岸飛機庫成為西岸文化長廊的藝術中心,第二屆主展區的浦東民生碼頭8萬噸糧倉在閉幕后已舉辦多場先鋒、時尚活動,第三屆將楊浦濱江5.5公里岸線從工業銹帶變為生活秀帶,第四屆,更是推動了全國52個城市共同簽署《“15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上海倡議》,第五屆,全市20個展區以“共棲”為主題圍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展示上海先進的生態發展理念和技術方法推動生態網絡建設,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城。
2023年,第五屆空間藝術季將總結過往十年,在徐匯濱江S2水岸匯(張家塘港站)展出特展:《每一季都是一個新的開端——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十年展》。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策展人、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李翔寧表示:“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走到第五屆,和過去蕞大不同在于視界變化。我們從關注城市本身,拓展到關懷城市和城市所在的生態環境。”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391219793 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