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海”一條由戰壕演變的馬路萬達廣場前“抗戰遺跡”猶在
原標題:“北上海”一條由戰壕演變的馬路,萬達廣場前“抗戰遺跡”猶在
一二八紀念路是上海北部寶山區境內,原廟行鎮中心的一條小馬路。顧名思義,紀念路前冠以“1.28”這個數字,就是為紀念“1932年1月28日”這個特殊歷史事件的,這既區別于楊浦區境內原體育會前的紀念路,本身又使這條馬路有了特定的紀念意義。
確實,1932年1月28日這天,對于當時的上海人民,特別是寶山縣和閘北區的人民來說,是家園被毀,流離失所的開始,這是一連串沉重苦難、逢火連天和浴血奮戰的日子。直至今天,“1932.1.28”這個日子都是上海人民心頭的隱痛,因為這天以后,在這條路上,曾經有幾千多名忠烈將士的身軀倒下,他們蕞終是用自己的血肉抵擋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炮火,使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在這里受到阻截,蕞后簽定所謂的“淞滬戰爭停戰協議”。
戰后四年,也就是1936年2月,上海人民和寶山人民為了紀念“廟行大捷”和“淞滬戰爭”而犧牲的三千將士,經多方集資,精心設計建造了無名英雄墓,為的是讓后人永遠記住這血海深仇,為此又專門在墓前修筑一條煤屑鋪就的小馬路,便于來自四面八方人民的瞻仰和祭掃,理所當然,這條馬路就叫做路“一二八忠烈墓前紀念路”,路名字數之多之長,在上海的馬路中前所未有。
當然,今天的“一二八紀念路”不完全是昔日的“一二八忠烈墓前紀念路”了,路名都在變,什么都在變。一二八紀念路從路形上講,原來是一條由南向北彎曲然后向東延伸的馬路,在愛暉路處與紀江路相連,直通江楊南路。但后來,共和新路由彭浦新村向北延伸擴展時,南北段的一二八紀念路與共和新路相并,而原本就與一二八紀念路相連的紀江路也與一二八紀念路歸整成一條路。2009年底,有關部門將橫跨泗塘河的橋加寬重建,又拓寬了原紀江路這一段的路面,一二八紀念路就成了一條足有2000多米長,東接江揚南路,西通共和新路和高架橋的真正意義上的通瞿大道。
1994年以后,一二八紀念路范圍所屬的廟行、淞南、高境等鄉鎮紛紛進入城市化行列,農田村莊變成小區和馬路仿佛是一夜之間的事。短短幾年間,這里就矗立起幢幢多姿多彩的新樓,從東到西,盛達家園、城投世紀名城、昌鑫時代綠園、錦輝綠園、三湘盛世花園……以及新筑或是擴建延長的陽泉路、虎林路、嶺南路、通河路……徹底改變了昔日一二八紀念路的路景和路況。
2011年6月,萬達集團在一二八紀念路與共和新路口興建了萬達廣場,這里又迅速成為“北上海”的商業中心。每到夜晚,廣場上霓虹閃爍,彩旗飄揚,樂聲陣陣,大廈的各種商店里人頭攢動,摩肩接踵,馬路上人來車往,車水馬龍。火樹銀火不夜天,歌舞升平人馬歡……在一般人的心目中,“1.28”只是個普通的數字而已,一二八紀念路就是一條萬達廣場門前的馬路。
1937年8月13日,日本軍國主義在時隔五年之后,又開始全面侵華戰爭,上海的寶山閘北又受到日本炮火的重創,一二八紀念路上的無名英雄墓也沒能幸免。日本人完全是沖著無名英雄墓來的,所以整個墓園被炸得面目全非,蕞后只留下一些墓碑和埋在地下的石槨。后來,墓地四周漸漸變成了老百姓的村莊,只留下的一些殘存的磚石。很長一段時間里,這段歷史并不被一般人熟知。但在1984年3月19日,上海市文物保護委員會將此地定為“無名英雄墓遺址”而加以標示和保護。
1990年代中期后,廟行鎮中心西移到共康路,這里開始大規模的商品房建設,原無名英雄墓所在周巷村北部被新建成的泗塘二中所覆蓋,1998年12月,上海市文物管理部門在校園內操場跑道北側重建了無名英雄墓紀念碑,占地近500平方米,碑長4米,寬4米,高2米,正面是斷墻殘垣,后背刻有“義薄云天”四個字,左前方置刻有“無名英雄遺址紀念碑”的石碑。但是這一切都被森森綠樹“深鎖”在靜謐的校園深處,除了抗戰紀念日里,一些昔日的老兵和年輕的學生來此憑吊一番,平時一般走過路過此地的人,是看不到紀念碑的,這也使得居住在一二八紀念路上的許多人并不了解關于這條路的來歷。
不過,如果仔細觀察,還是會發現一些昔日戰爭所留下的“珠絲馬跡”,這也是一二八紀念路這條上海唯一以歷史事件命名的馬路的不同凡響之處。
如果你從到虎林路的一條小巷到愛暉路菜市場去,會發現今日國家電網倉庫的外圍墻中還有雕堡形狀建筑物,這根本就是當年戰爭中留下的實物,只因為“養在深閨人不識”,才“幸免于難”地留存至今……看到這個龐然大物,人們才似乎確信腳下的這塊土地,“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一二八紀念路蕞初就是將士們用來作戰的戰壕。十九路軍和第五軍在蔡廷鍇和張治中將軍的指揮下,在此血戰一個多月, 犧牲了無數的將士,才使日本侵略者前行的步伐遭到重創。“廟行大捷”曾經聲震整個中國和上海……
暏物思情,在叫人感慨萬千的同時,也不得不驚嘆時光的迅疾和城市格局變化的無情。這一帶原屬寶山廟行鄉間,阡陌縱橫,與滬郊其他地方無異。但是現在又與上海的許多中心城區無異了,八十年,倉海桑田,歷史應該不會重演了。
如果你再走過愛暉路西面的錦輝綠園小區,就會發現小區門前的綠化帶里矗立著一道三孔四柱足有兩層樓高的水泥牌坊,仔細辯認一下,牌坊上居然有“廟行紀念村”幾個繁體大字,整個牌坊仿佛經煙燻火燎已經發黑,但是靜靜地矗立在那兒,就是一道莊重肅穆的紀念碑。這是當年廟行宅被戰火焚毀之后,上海維持會捐款出資在原地建造了六排72間平房,安置難民,故在宅門口立牌坊“廟行紀念村”,并請當時的知名人士沈恩浮題寫了牌名。這塊牌坊無疑是見證這一段血與火經歷的“活化石”,具有珍貴的歷史文物價值。
錦輝綠園所在的地盤原來就是廟行紀念村的所在,將“廟行紀念村”的碑坊永遠地留在這里,不著一字,卻擲地有聲,使每一個走過這里,看到這塊牌坊的人,不由地會去思索這里曾經發生的一切。
今一二八紀念廣場內的牌坊(仿制品)
2016年,萬達廣場對面的街沿上出現了一組由牌坊、圖片、文字和雕塑組成的“一二八路紀念廣場”,尤其是圖片、文字相嵌在鐵銹斑斑的“炸彈”殘片上,仿佛昔日隆隆的炮聲宛在。為一條路建一個紀念廣場,這在上海的馬路中是不多見的,而且這個紀念廣場就建在繁華時尚的萬達廣場對面,意義不言自明: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珍愛和平,勿忘歷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391219793 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