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大消息!在上海又一超級工廠投產再次刷新“速度”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于2024年5月開工,僅9個月時間完成工廠開工到產品下線,刷新“特斯拉速度”。
2.該工廠預計年產能將達1萬臺,儲能規模近40吉瓦時,將提升特斯拉在全球儲能市場的競爭力。
3.由于此,特斯拉儲能業務在2024年收入達到100.86億美元,同比增長67%,毛利率提升至26.2%。
4.同時,特斯拉上海儲能工廠將助力上海建立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產業鏈,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5.另一方面,特斯拉與上海的合作將實現能源轉型的“雙向奔赴”,提升本地產業鏈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以上內容由騰訊混元大模型生成,僅供參考
繼生產電動車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之后
特斯拉中國第二座超級工廠正式投產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儀式2月11日在臨港舉行。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于2024年5月在上海臨港新片區正式開工,僅僅9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工廠開工到產品下線的整個過程,比特斯拉汽車上海超級工廠的用時縮短了3個月,再次刷新“特斯拉速度”“上海速度”。
在投產儀式上,特斯拉公司能源與充電業務副總裁麥克·斯耐德(Mike Snyder)表示,“我們致力于打造能源產品與電動車協同,來實現我們的愿景: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我們在這里共同慶祝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它將于本季度開始產能爬坡,助力特斯拉開拓更多市場。”
△2月11日上午,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儀式在上海臨港舉行(俞立嚴 攝)
△首臺超大型商用電化學儲能系統Megapack從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成功下線(俞立嚴 攝)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之外的頭部座儲能超級工廠,工廠主要產品為特斯拉超大型電化學商用儲能系統Megapack,預計年產能將達1萬臺,儲能規模近40吉瓦時(1吉瓦時=1000兆瓦時)。業內專家表示,這將極大地提升特斯拉在全球儲能市場的競爭力。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中國證券報記者 王輝 攝)
特斯拉有關人士對記者介紹,Megapack儲能系統每臺機組可存儲超過3.9兆瓦時的能源,足以滿足3600戶家庭1小時的用電需求,或能夠驅動65輛特斯拉Model 3后輪驅動版電動車滿電行駛。
從2015年開始,特斯拉在美國推出家用儲能電池Powerwall和超大型電化學商用儲能系統Megapack,分別面向家用儲能市場和商業、工業儲能市場。特斯拉儲能產品目前遍布全球超過65個國家和地區,是特斯拉增速蕞為迅猛的業務之一。
根據特斯拉公布的蕞新財務數據,2024年公司儲能業務收入達到100.86億美元,同比增長67%。這一增長幅度遠高于公司整體營收的增長率,表明儲能業務已成為特斯拉的重要增長極。同時,特斯拉儲能業務的毛利率在2024年也有所提升,由18.9%提高至26.2%。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此前表示,可再生能源的未來有賴于大規模儲能。特斯拉Megapack儲能系統可以支持高達千兆瓦時規模的低成本、高密度公用事業及商業項目。靈活性也是Megapack儲能系統的一大特點,它隨時能與電池模塊、逆變器和溫度系統集成安裝,幫助電網更加穩定、可持續運行。
△2月8日拍攝的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
設計層面,特斯拉也為各電池模塊匹配了專屬逆變器,每臺機組均已經過大量測試,內含集成安全系統、專業監測軟件等,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同時,Megapack電池還可通過OTA空中升級實時更新,持續優化功能。
“可以參考我們國家此前引進國際汽車產業企業的成功經驗。”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儲能分會副秘書長張健對上證報記者說,以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為代表,用市場換技術,帶動本土產業鏈發展,可以實現多贏。
張健進一步分析,特斯拉上海儲能工廠的投產,可以促使國內相關企業進行技術升級,在此過程中,儲能產品價格體系很可能會調整,短期對一些企業業績有一定影響,但是從長期看,特斯拉上海儲能工廠對帶動中國儲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展是具有積極意義的。“特斯拉儲能工廠的供應鏈一定會用到很多中國產業鏈企業的產品,我相信這也是上海引進特斯拉儲能工廠項目的初衷。”張健說。
△位于上海臨港的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廠區,該工廠與生產電動汽車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僅一河之隔(中國證券報記者 王輝 攝)
上海要建立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產業鏈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工,創造了“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當年上市”的“中國速度”,助力上海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高地。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項目則成為推動上海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的又一重要力量。
△2月11日在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儀式現場拍攝的超大型電化學商用儲能系統
2024年5月23日,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開工。特斯拉2024年12月31日對外宣布,12月27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從2024年5月開工到竣工僅耗時7個月。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統計顯示,2024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完成投資2383億元,完成年初計劃的103.6%,同比增長5.6%(2023年同期2257億元),投資完成再創歷史新高。全年新開工21個項目、基本建成35個項目。其中,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等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基本建成,跑出建設“新速度”。
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上海市新型儲能示范引領創新發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到2026年,上海要建立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產業鏈,打造2個新型儲能產業園,培育10家以上具有產業帶動效應的優質企業,力爭應用規模80萬千瓦以上,儲能削峰初見成效,帶動產業規模近千億級。到2030年,引育結合形成千億級規模領軍企業,力爭應用規模超過200萬千瓦,實現尖峰負荷全削減,帶動產業規模再翻番。
不同于2019年特斯拉落地上海,為中國汽車界帶來了“鯰魚效應”,今天中國的儲能產業并不遜色于國外任何一個國家。
盡管上海本地沒有大型的電化學儲能制造商,但上海的新型儲能產業并不弱。“上海儲能研發力量強大,有著很深的研究基礎,比如說在新型儲能領域中,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就是國內蕞早一批從事固態電池研發的機構。”武廣富說。
同時,上海背靠的長三角,有著全世界蕞完整的儲能產業鏈之一。劉雙宇說,特斯拉通過在上海建廠,依托國內供應鏈強大的技術和價格優勢,可以有效建立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幫助儲能制造各方面成本下降。
此外,上海的工商業儲能應用潛力巨大,這也為特斯拉儲能工廠留下了更多本土發展的想象空間。劉雙宇介紹,上海經濟發展水平高,工業園區眾多,工商業儲能應用場景豐富,同時上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也很強。“上海匯集了許多大企業總部,它們在其他地區有著眾多制造基地。儲能工廠立足上海,也可以和這些企業加強合作。這是上海在工商業儲能應用方面的絕對優勢。”
就在臨港,也有大量的儲能產品應用場景,如工廠、數據中心、算力中心等。奚濤透露,目前已有不少本土數據企業提出要與特斯拉儲能工廠合作,管委會也在積極牽線搭橋,讓近水樓臺的優勢發揮乘數效應。“這些應用場景不僅有助于特斯拉向全球市場推廣儲能產品,雙方也能在合作中實現更大的利益共贏。”
所以說,這次特斯拉與上海的合作實際上是一場能源轉型的“雙向奔赴”——特斯拉需要上海的產業鏈優勢,上海也希望儲能工廠能與本地汽車、能源產業形成協同。
一方面,特斯拉憑借在整車領域的標準化生產理念和制造經驗,可以在儲能產品集成、封裝領域形成優勢,有望帶動臨港、奉賢儲能產業發展,激勵本土新能源行業加大研發投入,優化技術、安全和成本等方面的表現。
另一方面,儲能工廠的落地,也將提升本地產業鏈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推動臨港從“汽車城”向“能源樞紐”轉型。“比如,以往大體量的產業集群只服務汽車這一種終端產品,導致汽車市場的波動容易對本地的汽車產業鏈形成沖擊。儲能工廠投產后,產業集群就能同時服務另一種終端,實現更好的穩定性。”奚濤說。
特斯拉與上海的雙向奔赴,本質上是跨國企業與國際都市以開放姿態擁抱彼此。當Megapack的白色集裝箱從臨港碼頭啟航,運往日本、澳洲或世界其他地區時,人們看到的不僅是一臺臺儲能設備,更是一個個關于創新、信任與共贏的東方故事。
來源:東方網、懂經、中國證券報、新華視界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中國產業園區招商網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部份內容收集于網絡,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刪除 13391219793 僅微信